第四十七章 送女归家 路有白骨(3/4)

近,怎么不多开些水浇地,多收成难道不好吗?”朱达忍不住发问。

周青云满脸懵懂,此时筐没有盖蒙布,童秦琴也好的探,他们都不知道朱达问的是什么。

向伯瞥了朱达一眼,摇苦笑着说道:“谁不知道水浇地收成好,可哪有那么多开荒耕种,家家就这么点,话说回来,你要是开垦成熟地了,难道又能赚到便宜,不是租子要加,就是被夺了去,一来二去的,谁还会花费这个力气。”

军户只有长子能继承家业,这就导致家里丁始终不会多,没有力就谈不上开荒耕种,加上这水浇地的熟地是上好田产,军户小民根本没可能保住,自己能想到的,肯定也有想到,但试过之后没有意义甚至吃亏,自然就会放弃了。

看看不怎么整齐的田垄,一看就是年久失修的引水沟渠,再想想这禁锢积极的军户屯田体制,朱达只能想到“落后”两个字。

再向前走不几步,一直在筐里探探脑到处看的秦琴尖叫了声,直接缩了回去,她这动静把几吓了一跳,向前看去,发现干丛中有一具尸体。

刚看到的时候,朱达还以为是那贼兵的尸体被捞上来了,走近后才发现不是,这尸体看着颇为恐怖,但还是能看出死了有段时,更不要说距离河边有个几十步。

朱达和周青云如临大敌,向伯倒是无所谓的样子,还解释了几句:“如果在白堡村周围,一有尸首,肯定会报官,至不济也会就地埋了,可这边是两个村的界,麻烦谁也不愿意管,就变成这样子了,没什么稀罕的。”

说到这里,向伯叹了气感慨说道:“都说世道太平,只不过是圈在一处不知道外面,看着无事就觉得太平,我出去运盐来回,也就是十几二十里路,这等尸体总是能看得到,各村盐贩坐商在外面行走,隔几个月就能听到遇事遭难的,要是太平,怎么会死这么多。”

即便是听不懂的,也能听得出向伯语气里的凝重,大家沉默着向前走了段,又探出来的秦琴突然喊道:”北边又有烟冒出来了。“

“看来鞑子又在北边活动,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要打进来,你们说这是太平吗?“向伯闷声说道。

没等朱达和周青云接话,秦琴脆生生的回答说道:”我爹说就算鞑子破进来也不用怕,他们就是为了抢东西,到时候能进城的进城,躲进山的躲进山,鞑子在咱们大明呆不久,早晚都要走,等走了再回来就好。“

都是愣住,向伯和朱达都是哑然失笑,这秦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dybz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