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9(3/6)

令号。

耿照与长孙换眼色,拔腿朝宣德厅的方向奔去。

厅内,百余名弟子各按职级分列,服色划一、挺拔俊秀,煞是好看。

只有耿照二最不称,位置恰恰就在门边,两轻手轻脚挨近镂空的门屏,装得若无其事的样子,所幸前排也无注意。

横疏影亲点的行走弟子共有十二名,每班四,一分三班值,故称“三班行走”。

其中两名在城中心的善政堂处理文书,两则跟在二总管身边,听候调遣。

扣除夜班补眠四,以及善政堂里的两位值差,能奉召而来的随班至多不过六名,此刻却是十二齐至,以何煦、钟阳为首,分站主位两侧。

当值的司徒管事点齐数,转身走入后进;不多时,一股幽幽梅香漫出厅堂,垂帘微揭,一双小巧的淡紫绣鞋跨过低槛,裸露的脚背以及一小段酥腻足踝犹如雪砌,说不出的玉雪可,竟是横疏影亲来。

一齐躬身,横疏影云袖一挥,当是回了礼,随意落座。

“诸位辛苦了。

”她抿了茶,美眸环视,清脆动听的喉音回在厅堂里。

“众所皆知,东海三大铸号的竞锋之期将至。

本城忝为东道,执敬司更是城中颔首,须得妥善置办、务求善美,以免贻笑大方,坠了本城及主上他老家的威名。

”青锋照、赤炼堂、白流影城等三大铸号,每年均于上巳节(三月初三)前后举行竞锋大会,各出器械,论断铸造优劣,胜者可独揽朝廷的军械承造,为平望都的羽林军、北关道的锐部队等铸造兵器。

这“三府竞锋”是经朝廷许可的兵锋比试,埋皇帝冢、臬台司衙门等甚至派要员参加,三十年来从未间断,乃东海道的年度盛事,广邀天下英豪、刀剑名家与会,已非单纯的竞锋较技。

昔年天下未定,青锋照与赤炼堂便支应独孤阀军用,一时传为美谈。

青锋照于定制生产,赤炼堂掌握流酆江的漕运命脉,原料取得便利,两家于铸造量大质优、规格统一的刀剑上,已有百数年经验;为朝廷制作军器一事,实不作第三家想。

流影城开基不过半甲子,却另辟蹊径,专为武林名家铸造兵器,一剑须历时三、五年而成,价抵万金,成品无不称手,甚至能辅助发挥本门武学的威力,相得益彰。

另于门兵器的铸造设计之上,流影城亦有过之长。

虽未赢过“三府竞锋”大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dybz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