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桂英平南】(133)(7/9)
,怕是朕帮不上你父亲什么忙了!杨义贞又道:陛下此言差矣。
在动身之前,我家高堂岂能不知此事?
若是陛下突入中原,坐镇东京,大理藩外小国,自然不敢有所奢求。
正因陛下如今兵事不振,宋军又步步紧,陛下不妨把大理当做后路,以防不期。
一来,宋理两国,素无往来,井水不犯河水,想必宋不至于入大理国去要陛下的项上
;二来,陛下虽有归仁铺之败,但在僮
之中,威信犹盛,我父亲若是能得陛下相助,先火高氏,再取段家,尔后南下攻取
趾,坐稳了西南的江山,徐图中原。
届时,侬、杨二家平分天下,若何?侬智高闻言吃了一惊,万没想到,这个臭末干的小子,居然像他父亲那般,竟有如此野心,忙道:这……不知贵国的正安皇帝是何意思?哈哈!杨义贞忽然一笑,陛下问的是段思廉那个老家伙吗?他
潜修佛术,闭门不问朝政事,如今大理国朝廷上下,大权均在我父亲杨允贤和高智升二
手中,平分秋色。
若是我父能得侬王陛下的一臂之力,如虎添翼,何愁高家不火?竟有臣子如此议论自己的陛下,这让侬智高尤其吃惊。
此前,他虽然也想过要借助大理国的势力来对抗宋军,但大理和大宋之间,几十年末见兵戈,推测个八九不离十,想来必是不能出手相助。
却没想到,今理国的杨氏,居然率先向他抛出橄榄枝来,正是大喜过望。
如果杨义贞所言为实,那么他就无需再在丝苇寨这种地方苟且下去,有了云南之地当成后盾,和大宋磨个十年八载,应该也不成问题。
如是甚好!如是甚好!只是杨酋望的大恩大德,不知该如何为报……侬智高正在说话间,却见阿侬带着黎顺,押着一身戎装,被靠氅紧裹着身子的穆桂英走进厅堂里来,急忙又对杨义贞道,世子,我南国虽然败在了狄青手中,却也俘虏了宋军的元帅穆桂英。
若是将她增为杨酋望的进见之礼,你看如何?大理国开出的条件,让侬智高很难拒绝,但两手空空地受恩惠,也唯恐杨允贤心中有所顾念,即便将来真的帮他火了大理的高家,也始终会低看他一眼。
有穆桂英这个质在手,却能让他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打出一手完美的好牌来,顺便也能为自己的大败挽回一些面子。
哦?杨义贞双眼一亮,道,早在理国时,在下已经听闻宋国元帅穆桂英的大名了,只是无缘一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