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头再来(48)(2/5)

柳侠惠除了表示感谢,别的什么话也没说,也不敢说。

晚饭后,又来了一大帮找他。

的一位四十多岁的同志是省外事办下面一个科室的副主任,姓郑。

郑副主任说,省里安排了一名外国记者来采访他,是美国哥伦比亚电视台的。

时间定在三天后的上午十点钟,采访的地点选在柳侠惠(父母的)家里。

据说这样更真实,可以让全世界民都看到中国民蓬勃向上的面貌和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

郑副主任还不厌其烦地向他介绍了一大堆哥伦比亚电视台的况。

她说这是省外事办的领导布置的重要的外事任务,一定不能出任何差错。

柳侠惠当然知道哥伦比亚电视台,不就是cbs嘛。

不过他一听就知道郑副主任没说实话。

这时中美关系刚刚解冻,像这种涉外大事,小小的省外事办是不可能擅自决定的。

这恐怕还是那个在背后运筹帷幄,事必亲躬的周公拿的主意,说不定还惊动了太祖呢。

看来他刚刚获得的世界名的地位已经被有关部门盯上了,想要加以利用。

但是他不能说破,这出戏还必须演下去。

他在心里琢磨:既然我逃不脱被当政治筹码来利用的命运,那我是不是可以反过来利用一下他们呢?第二天早饭后,他就在郑副主任的陪同下,搭乘省外事办的车回到了他爸爸妈妈工作的那所大学。

郑副主任反客为主,走在前面带路,将他让进了他自己的‘家’。

柳侠惠有些傻眼了,这哪里是他的家啊,这不是那座大名鼎鼎的吴宅吗?他主意到有十几个工作员正在把一些新家具往屋里搬。

吴宅的主吴老是一位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专家,同时还是一位民主党派的物。

他1949年之前一直担任这所大学的校长,后来又当上了全国政协委员。

吴老没有儿,他的老伴也得病死了。

文革开始后他虽然没有挨打挨斗,却也受到了不少惊吓,一病不起,不到两年就去世了。

他的家是一栋独立的青转平房,座落在一个郁郁葱葱的小山坡前。

虽然不是很新,也说不上奢华,却是这里方圆几十里内最好的房子,老百姓们都称它为吴宅。

吴老没有直系亲属,他死后这栋房子就由大学的总务处代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dybz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