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下】(62)(4/17)

事,刘瑾若能如此,此生幸甚。

刘瑾所持黑子落入棋盘。

国事?李东阳面带讥诮。

这话是彭文宪所说,对这位前辈状元阁老的话,李相可有他议?刘瑾提子,轻轻一笑,何况英庙老爷于智化寺为王公设旌忠祠,塑像供奉,立碑为记,李相又作何解?李东阳干咳一声,扯开话题,刘公公这一步甚是高明,不经意处棋面已是占优。

不过在边角布上几颗闲子,侥幸而已。

刘瑾轻挥团扇,倒是李相,无谓纠结这几枚弃子又是为何?多年来劳苦功高,弃之不忍。

李东阳轻捋须髯,缓缓说道。

比之当年三杨如何?刘瑾突兀地问了一句。

李东阳忽地眉毛一挑,刘公公当真要学王振?可不敢作比。

刘瑾摆了摆手,笑道:王公公当年可是给足了文臣面子,杨荣贪污量狭还得善终,杨士教子不严,杀夺田,为免老臣受丧子之痛,待其病故方才处斩,咱家自问没有王公公的气量。

将身子凑近李东阳,刘瑾轻声笑道:咱家怕的是重现当年汪公公处置杨晔故事,李相以为呢?李东阳面色一沉,抓着几枚棋子陷入沉思。

杨晔是杨荣曾孙,也许是受了祖上家传影响,在福建一地横行霸道,地方不敢管,京城派来查案的刑部与锦衣卫也被买通,这位又靠着祖上脉余荫,到京城活动关系,好死不死把礼送到了汪直手里,西厂顺藤摸瓜,抓出了一溜儿受贿官员,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杨晔不明不白死在大牢里,受处置的也只是直接与案子有关的几个

西厂成立时间不长,抓的不少,真死在西厂里的就这一位三杨子孙,怪的就是,成化年间西厂两立两废,大臣弹劾最狠的时候也没把这事拎出来当汪直的罪名,其中有什么猫腻,列位看官您自个儿琢磨吧。

李东阳面上阴晴不定,刘瑾则老在在,轻嗅风中花香,一派光风霁月。

哗啦啦,李东阳将手中棋子丢落在棋盘上。

李相,此局尚有可为,弃子认输为时过早。

与其在一隅纠缠不清,不如当断则断,另开新局,再做较量。

主意已定,李东阳再无患得患失,恢复了云淡风轻的儒雅风范。

好,壮士断腕,李相不愧宰相气度,咱家自愧弗如。

刘瑾抚掌赞道,随后吩咐一声,一个东厂番子捧了一方漆匣上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dybz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