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If?(031)暗夜血战(3/13)
营时间其实差不多──前一个案是在外抵抗拖时间,后一个案是把敌打让敌无力尾随,一静一动正好符合两惯常习。
我是最后一个报告的。
昨天本来写了一个案,但抱小菱上床后却怎也睡不着,决定起来把作业改写──就让自己放鬆一次,用廿一世纪观点来设定转进计画。
后方山地缺乏经营的问题我也看到了,所以一开始我就把这次作业的要点订为【争取时间进行后方阵地经营】。
我做的第一案是沿着隘道做逐次抵抗,但这不过就是按讲义照抄,实在呆板。
我的第二案是设定一系列伏击,配合地形特色让福及部队先进入隘道,然后从后方高处绕回隘道,结合道路破坏、障碍物等做一系列【放掐中打七寸】的伏击战斗;但后来想想这样也不好,因为从这个想定上来看,转进到山区阵地后应该是转入【战略持久】,是来年春天反击的跃出阵地,所以把道路破坏掉肯定是不行的。
想来想去想到大半夜,终于给我想出了个杀招……。
标準北洋陆军师建置有德国克虏伯七五速砲五十四门,想定中砲兵弹药居然每门配有榴弹、榴霰弹各八十发。
我的构想很简单──骑兵先出面驱散敌军尖兵,迟滞敌军主力前进、形成员猬集目标,把敌军主力吸引至预先标定的火砲击区内。
这个时代砲兵几乎都是直接瞄準击,因为缺乏前进观测技术、击距离在二千米内;我计画沿着敌运动路线架设有线电话线传递击指令,先把一个砲兵营往前推到距主阵地十公里远的地方放列,然后利用七五速砲程六公里特,在砲兵阵地前方设两道伏击线、相距两千米,第一道伏击线距砲兵阵地五千米──当敌尖兵进入砲兵最大程内三千米时十八门砲以最大程(此时为敌尖兵后方三千米)、最大速对敌主力作三次榴霰弹齐后立即转移阵地,接着埋伏在路侧一千米处的两挺机枪发起伏击。
依公算,对开阔地行军中的部队砲兵连每一次榴霰弹空炸可以杀伤12%敌,一个砲兵营十八门砲可涵盖一千米纵深,以双列行军纵队来说一个步兵营行军长度约一千五百米、连行军长度一百五十米,师行军时沿道路两侧两营并进,所以一次空炸可以抓到至少六个连、约八百五十,最大速三次空炸效果可造成三百左右伤亡。
接着在骑兵掩护下伏击的机枪兵以平行路线后撤,砲兵后撤至战斗前哨后方。
此时第一砲兵阵地后方四千米埋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