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下(481)(6/13)
举子闹事,风言风语传得到处都是,没个待怕是应付不过去。
”丁寿愁得直挠,本想寻刘瑾给个主意,偏偏老太监来个避而不见,这不把二爷一架到火上烤么。
“那就给皇上和众举子一个代。
”“你说得轻巧,试卷毁了,考官与中榜者坚称阅卷无偏,那些落榜的举子们则一咬定其中有私,各执一词,我连个像样的证据都拿不出来,怎么代?”白少川轻抿了一杯中酒,笑道:“丁兄是实诚君子……”“休要挖苦,丁某自知此生与这两字无缘。
”丁寿气正不顺,一打断白少川。
早熟知丁寿脾气,白少川并不介怀,微微一笑继续道:“丁兄一心只想查个水落石出,依某看来,末免落了桎梏,自寻烦恼。
”“怎么说?”丁寿道。
“今上要一个结果,用来平息朝堂内外的汹汹物议,众落第举子同样也要一个由,来发泄怀才不遇的愤懑之,至于结果如何,是真是假,他们并不关心。
”白少川玩味一笑,“弘治十二年的会试舞弊案不就那么糊里糊涂地结案了么,殷鉴不远,丁兄何不效法一二?”“不一样的,”丁寿满嘴苦涩,连捶着手心道:“当年那案子好歹有试卷佐证,况且徐经馈送金币于程敏政,唐寅通程敏政为其诗文作序等事,本也都供认不讳,处置起来有理有据,我如今可连个凭据都没有!”当年己末会试案相关众都曾下镇抚司鞫问,有案卷留存,丁寿好时也曾翻阅,对事来龙去脉大概了解,照二爷看法,程、唐、徐他们几个要说冤枉是真他娘冤枉,可要说不冤,也纯粹是他们几个嘴贱自找的。
旁的举子入京后,一般都是静养备考,徐经和唐寅两个大烧包,一个有钱,一个有名,整天带着几个戏子驰骋于都市,四处拜访,从同乡前辈吴宽、到老师王鏊、座师梁储、吏部尚书倪岳等等朝廷显贵让他们拜了个遍,其中也包括与唐伯虎师长有旧的礼部侍郎程敏政,其实像这种登门送礼的事你悄没声儿干就完了,唐伯虎那张扬子恨不得全天下都知道爷们路子野,搞得沸沸扬扬,惹注目,适逢座师梁储出使安南,唐伯虎作诗一首,央求程敏政为其作序,得,连通的证据都留下了。
待得科场开试,程敏政作为副主考又出了一道冷门题,以元代刘因的《退斋记》发策问,许多举子连听都没听过,偏偏徐、唐二举答无遗,科考散场之后又不知收敛的到处自夸,舆论哗然,彻底激起了众怒,户科给事中华昶上奏弹劾程敏政私漏题目与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