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看银师(2/3)
但伍秉鉴和伍长青两却不敢相信他的话,自易知足上门要挟借款之后,伍家就对他做了详细的调查,从没听说他在钟表作坊学习过,钟表制做难道也能无师自通?两
心里都疑惑,这家伙就算是吹嘘,似乎也没必要吹嘘的如此离谱?
迟疑了一下,伍长青才道:“易兄既然会制做怀表,想来也应该会修理罢?”
这爷孙俩不相信他的话,想当场验证?易知足语气轻松的道:“修理怀表要专门的工具,若是零件损坏了,还要换零件,修钟就容易多了,长青若是手有有毛病的钟,可以拿来,我给你修修,费不了多少时间。”
“还真有只钟被他们拆散了,装不回原样。”伍长青讪笑着道:“易兄既然会修,我这就去拿来。”说着,他就起身快步而去。
易知足无所谓的笑了笑,看向伍秉鉴,沿着先前的思路说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朝廷厉行禁烟,大清与英国发战争,这都是大概率之事,晚辈窃以为,十三行应未雨绸缪,早做策划,一旦应验,也不至于反应不及。”
未雨绸缪?伍秉鉴轻嗯了一声,道:“你有何想法?”
易知足没直接回答,而是问了一个不相干的问题,“平湖公对看银师这个职业应该熟悉吧?可知西关有多少看银师?”
看银师,就是鉴别银钱的,又叫银师,这是大宗贸易不可或缺的
,不论中外商
在收款时,都要请看银师检查银钱的真伪以及过秤,即便是银元
易,也是如此,因为广州市面上流通的银锭银元品种繁多,成色不一,重量不一。
再一个,不论是银锭还是银元,但凡是看银师检验过的,都会打下一个戳记,出了问题,就可凭借戳记找看银师赔偿。
所以银锭银元流通的次数越多,留下的戳记也就越多,久而久之,银锭银元的分量就会变的不足,甚至会严重变形,是以,大宗银钱易,需要辩真伪,验成色,秤重量,看银师必不可少。
伍秉鉴一辈子浸外贸,岂能不熟悉看银师,至于西关有多少看银师?他还真是不清楚,反正不会少,中外商馆都有自己的看银师,他不知道易知足为什么会提及看银师,想了想,他才道:“别兜圈子。”
易知足笑了笑,道:“晚辈想砸了西关甚至是整个广州城看银师的饭碗。”
伍秉鉴难得幽默了一句,“你跟看银师有仇?”
“平湖公不觉的动辄过万,甚至是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