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求收藏和推荐)(2/4)

,这才轻飘飘的撂下一句话,迈着大步朝击线位走去……

柏毅与赵振之间的唇枪舌剑,并没有刻意的避而不宣,反倒是令周围完完全全听了个清楚,那股子比之真实战场都不遑多让的火药味,令得场间的众无不诧异连连,倒不是说因为两的针尖儿对麦芒,却是对柏毅的举动有些很是费解。

要知道赵振刚才所展示的枪法,数遍东野几十万也没几个,柏毅却不以为然也就算了,反而跟没事一样的点评和讽刺起来,就好像他不是在跟比试,而是在当裁判一样,如此行径若有真本事还好,可问题是柏毅真的有吗?

要知道在半年之前,柏毅就已经是东野的一员,可在那场轰轰烈烈的大比武中,任谁也见到过柏毅的名字,其他的大比武还好说,覆盖范围并没那么大,但半年前的那次,却是为了辽沈大战做准备的。

除了东野总部的几个首长外,几乎所有官兵全部参加,然而大家伙都没有在最后的种子选手里见过柏毅,那便说明柏毅很可能在选拔赛中就已经出局,既然如此又何来的勇气强怼赵振呢?

“输不输阵,这个柏毅的确有股子韧劲儿,是个当兵的好料子!”

群中老何的话,似乎道出了们心中的共鸣,柏毅或许在大比武中籍籍无名,可却在实战中声名鹊起,再加上军不服输的格,就算对面的挑战在艰难,也绝不会皱下眉,只是这样的绝佳勇气,也需要靠实力去支撑。

是以一旁的老郑听罢这番话,便坚定的摇了摇:“你不也说了,输不输阵,勇气可嘉,但能力不足也是白费力气,胜利法固然可贵,但也要有真本事来巩固才是……你看看,我说什么来着,这举枪的动作,可真是……唉,这个柏毅实在是太年轻了,锐气有余,可能力不足,要吃亏的哦……”

就在老何和老郑说话之际,柏毅已经做好了击准备,只不过与先前的赵振的不同的是,柏毅根本没有将右手的驳壳枪向右偏转一个固定的斜角,而是如左手的勃朗宁手枪一样,直直的平举。

眼见如此,老郑便大摇其,老何也是惋惜连连,其实不止是他们,其他围观的众也差不多,在场的都是经历过炮火硝烟而劫后余生的,对枪械的了解远非常可比,正因为如此各型枪械的击要领,场间众可谓是信手拈来。

特别是对在当时中国独领风骚的驳壳枪,更是了然于胸,驳壳枪其正式名称为毛瑟军用手枪,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dybz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