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初入长安(1/3)
李素此刻表很殷切,看来很有诚意的样子,急待做好这笔
易。 获取
可郭驽的反应却大不一样。
真正的读书毕竟是有廉耻心的,李素的
易令他的廉耻心瞬间高涨,一双白净的大手时而化掌,时而握拳,似乎在犹豫用怎样的方式揍这个无耻之徒。
李素看懂了郭驽的表,暗暗叹了
气。
显然,这位潜在消费者并没有购买的,不仅没,而且还想把他这个无私为大唐读书提供
粮食的商
揍一顿。
读书太要脸了不是好事,在商言商嘛,一首足可流芳千古的好诗花三百文钱买下来,贵吗?不贵啊!丢
吗?不丢
啊!
“买卖不成仁义在,先生莫动手,学生告辞,告辞。”李素一边行礼一边后退。
“回来!”郭驽忽然叫住了他,李素只好站着。
“既然还有本事写出千古绝句,那就快快写来,拿这种事去赚银钱,莫糟践了好诗,更莫糟践了自己。”
李素心中升起了希望:“先生买吗?”
郭驽瞪眼:“信不信我抽死你?还有佳句不妨说来。”
李素顿时变得很失望,郭驽的意思他明白了,既不想给钱,还想掏光他肚里的货,呵呵,当我傻吗?
“没了,一句都没了。”
李素说完慌慌张张跑了,留下郭驽站在河滩边,一脸痛心疾首的摇。
缺钱是大事,虽然与郭驽的生意没做成,但至少给李素提供了一个灵感。
这世上除了自己以外……应该还有斯文败类吧?
只要找到一个败类,把诗卖给他,两三首大概能把他想办的事办成了。
还有一件事,村里没有铁匠铺,活字印刷制版要花多少钱,也应该去城里问问了。
想到就去做。
李素找到了王桩王直兄弟,三商量了一阵,决定进长安城逛一逛。
动身之前,李素歪歪扭扭写下了十几首好诗,嗯,在他眼里已不算诗,而是货,马上要卖出去的货。
怀揣着这十几首……货,李素和王家兄弟跟老爹编了个借,悄悄离村而去。
…………
太平村离长安城不过六十里左右,相当于长安的郊区,三带了一些干粮,顺着大道直走,路上遇到络绎不绝的商队或赶着牛车进城做买卖的小贩子,李素便靠着一张十五岁萌萌的脸央求,六十里路基本没靠走,一路蹭别
的牛车走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