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武汉的平静时光1(2/4)
食是大,还有武器弹药,鬼子那里抢来的卡车、油料、自行车,甚至还有芜湖那里抢来的布匹和食盐。刘富贵连
本
的钢盔、皮带、行军锅都弄来了。
赵诚的船队都用帆布盖着,外看不出来到底装的是什么货,当他们开始掀开帆布统计东西的时候,码
上热闹了。刘富贵带
转了一圈,船没装满,估计有7千旦大米,10万斤豆油。民国的计量方式很复杂,一个县内都有好几种标准,以当年的荆门县为例,一旦有200斤、180斤、60斤等计量标准。1928年,上海大米计量单位为200斤一旦,价格最高时,好大米大概18元一旦。国民政府1934年的鸦片收税就是按60斤为一旦。
听着赵诚他们商量卖粮食的事,有米粮行会的
凑了上来,这是半官方
质的组织,汉
码
出粮食得靠他们。米粮行会一旦粮食佣金收1毛5分,但是这里属于河行米粮行会的地盘收1毛8分,因为包含了雇佣搬运工的钱。好在不是原粮稻子,要不价格要比降低5%。
赵诚他们急着出手就把货物给了他们。看着赵诚他们都穿着中央军的军装,粮食行会的
倒也没有偷
耍滑。他们说粮食今年10月粮食大丰收,粮价跌的厉害,粮食只有1块5一旦。但是最近前线吃紧,军队征粮多了,加上来武汉的外地
也多了,这两个月粮食长的邪乎。往年12月份,大米最高只有4块5毛5分一旦,可是南京丢了之后,?粮食竟然长到了9块1。这还是在县里的价格,从县里走水路把粮食运到汉
码
一旦最少加8毛的运费,现在汉
的粮食批发价格已经到10块多了;豆油的价格也长了,4月是1毛7,现在是3毛2。
粮食行会的帮着联系了汉最大的粮商“德昌号”,东主陈先生一听有大生意,亲自来到码
洽谈。一直折腾到快下午4点多,船上的大米和豆油都空了,进账11万2千。
船上东西还有不少,赵诚让把卡车卸下来,把剩下的十几旦大米和200来斤麻油装上车,他找当地
问了路,带着曹二宝、于璐把东西送到了孤儿院。
孤儿院的孩子很多,有的是和家失散了,有的是父母都不在了。赵诚把车停到院子里,让工作
员请来了院长。?抗战不到4个月,武汉的难童已过万
,黄楚萍院长忙的焦
烂额,经费、
手都是问题。突然听到有军
上门,黄院长还以为出了什么事
,一路小跑赶了过来。当听到赵诚他们是来捐粮食的,黄院长不禁长出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