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路红颜】(4-夜话幽谭)(7/10)

,其声如莺啼,清亮悠扬,悦

耳动听。 合欢僧初时并未在意,觉有此天籁陪伴入眠也是一大美事,只是继续睡

眠。后来那歌声渐转凄切,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合欢僧

半梦半醒间想:这唱曲之看来是有什么悲伤心事,就像姐姐一样。嗯?怎么

这声音听起来似姐姐的声音?姐姐这个词如同触到了 合欢僧心里的什么机关一

样,脑中闪过黄蓉那张令自己魂牵梦绕七年之久的俏脸,身子一弹,惊坐而起,

眼睛四下一扫,果不其然,黄蓉并不在这里。

合欢僧聚集内力于双耳,细听那婉转歌声,不是黄蓉又是谁?循声而去,出

了古庙,不多时,来到一处林间幽潭边。月光下,一袭白衣胜雪的曼妙身影坐在

潭边咛唱,凝脂肌肤上还有点点未干的水珠。 合欢僧心知黄蓉必是趁自己睡觉来

这里洗了个澡,这些子来心中悲苦,忍不住便唱起歌来, 合欢僧也不出声,躲

在一棵树后,却听得黄蓉一曲唱罢,只隔片刻,复将红唇轻启。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

都无管,更谁劝、啼莺声住?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

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这首词乃南宋名将辛弃疾所写的《祝英台近·晚春》,词中假托一个子诉

说伤春和怀念郎的苦愁寄禹对大宋长期南北分裂的悲痛。黄蓉唱此曲,想必一

方面是诉说自己这些子来屡屡失身于贼的苦痛羞愧以及对不知身处何处的丈夫

的思念担忧,另一方面也是在抒发一路上所见百姓因着国家分裂,朝野动,政

治浑浊苦难多多的同哀怜。这一曲自黄蓉中唱来,真意切,哀婉动,也

着实不辱没了辛弃疾所写。

一曲唱毕,黄蓉呆怔半晌,回过神来,秋波流转,径直扫向 合欢僧藏身之处,

轻笑道:小和尚,出来吧!

合欢僧早知以黄蓉的武功,自己躲在树后定然瞒不过她,只是不想打搅她歌

唱的雅兴方行此举,见黄蓉点破自己所在,大大方方地走出来:姐姐,我看你

深夜未眠,有些担心,这才找到了这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dybz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