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关于跑路的相关讨论(2/3)
看,所以到了真起了摩擦的时候,就让手底下的把这些往上捅咕,自己站在一边看个机会补一刀。
大佬们互殴的时候,一直都是这个熊样,为了自保往外丢点儿白手套啊之类的不要太果断,大佬本尊真正陷进去的罪名,却是大多不可说,对外的宣传,基本都用贪污腐败、道德败坏之类的事儿盖过去,反正嘛,只要倒下去的是高官,别管是不是清白的、是不是有能力的,都会迎来一片“陛下圣明、大力反腐”之类的赞许声,老百姓可没能耐往深里挖去。
杨忠沉默了一下,然后说道:“杨家虽然世袭都指挥使,却也没有爵位,算不上勋贵之家,且远在闽地,就算家中有些许护院,一时间也来不得京城,而圣上言出法随,少爷明就必须启程了,所以这安全问题,还要靠京中勋贵们多多帮扶。”
杨家有钱,当然这点儿钱不可能只是从地里刨出来的,经商啊、海贸啊一样不能少,这自然就要手,这自然就要黑白通吃了,杨荣在的时候白道上一路畅通,绿林道上可就未必听话了,所以说,建安杨氏能这么富裕,在绿林道上潜势力绝对不小,不过哪怕杨家再强,现在也是远水不解近渴,也只能求着京中的勋贵们了。
说着话,杨忠敲了敲桌子:“成国公家南下做事,也不过二十来,直到应天府为止,二十多条见过血的厮杀汉,倒也能威慑那些绿林之中的豪杰,再多的手,只怕就要被锦衣卫盯上弹劾了。”
大明朝的勋贵大多有些家丁护院亲兵之类的存在,这是朝廷法度,也是勋贵们立身的根本之一,不过数都是几经削减的,当皇帝的都要担心万一哪个勋贵脑子一抽,带来个夜袭禁宫不是?
杨尚荆听了这话,点应道:“勋贵家丁,无论是战斗力上还是装备上,都要远超一般的卫所兵丁,便是京营禁军、边军也多有不如,成国公执掌京营,家丁更是战力超绝之辈,二十多家丁,倒也不怕哪个不开眼的撞上了。”
杨忠想了想,然后说道:“少爷先歇息罢了,老仆去给家里写一封信,派快马送到建安,我们路上稍慢一些,应该能在应天和家中的护院碰上。”
说完话,杨忠起身离开了,杨尚荆坐在椅子上晃了晃,叹息了一声,说起对建安杨氏的认识,自己这个嫡出的杨氏族,还没有忠叔这么一个老仆知道的多,当年他在家里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苦攻书本、拜访名师,家族事务是不上手的,倒是忠叔跟在祖父杨荣的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