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包退(求收藏,求推荐)(2/4)
宫中的这幅《仙起居法》的确不真,但应该也是宋初的名家所临。
柳少师则是大名鼎鼎的柳公权,他同样当过太子太保,因此被尊称为“少师”。他的真笔字帖在北宋已经是极品了,武诚之搞不来,大宋官家赵煦(哲宗皇帝)肯定也买不起。所以武诚之送进宫的这纸字帖同样是品临本,肯定也出自某个书法大家。
蔡忠惠则是蔡襄,他的真笔字帖在北宋元符年间同样昂贵而且非常稀有。武诚之送入宫中的这个扇面是个仿品,不过仿得很好,已经有了蔡襄的九成书法功力。武诚之自己分析,该作品多半是米芾的大作。
四纸画则分别是范宽的《雪景寒林图》、关仝的《关山旅行图》、董源的《夏山图》和张昉的《天散花图》。这四纸画当然也都是临本,不过也属于临本中的品。
既然是品,又是卖给大宋官家的,所以武诚之也没好意思少要。这七纸画加一块儿,总共要了五万一千缗!
不过这五万一千缗并不都是武诚之拿进的,经手的画院待诏直和勾当画院、主管合同凭由司的中贵,都是要吃回扣的。
真正落在武诚之手里的钱,也就在两万七八千缗。可是在入***侍省下属的合同凭由司的档案中,武家画斋是收足了五万一千缗的。
也就是说,武家得包退这五万一千缗……
如此巨款,当然不易筹集,而宫中给的期又急,根本不容慢慢武家出手藏品。所以武诚只能把手里珍藏的几幅名家真迹押了出去,加上手中的现钱,在期限到来时一共上去三万三千缗。
结果入**侍省立即移文皇城司拿,把武诚之、武好古父子一起抓进了开封府大牢,还要求武家在两个月内补齐余下的一万八千缗,否则就要抄家问罪……
而到如今,两个月的期限已经过去了一半有余,武好古却连一个铜子儿都没有筹集到。
因为武家画斋根本没有生意上门,托潘楼街上的官私牙帮着发卖所藏品的事,也是渺无音讯。
真真是急煞呐!
很显然,陷害武家的已经知会开封府的书画行:不得为武家画斋售卖书画提供方便了!
书画卖不出去,自己又该怎么筹集到一万八千缗钱呢?
“武大郎来了!”
有突然喝了一声,打断了武好古的思绪,好古抬一瞧,原来已经到了潘楼街和马行街汇的十字路,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