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渣兵(嚎啕求推荐票)(3/5)

不值。

“哦,为何?”李中易有些好地问郭怀。

郭怀解释说:“李公,我们这些战兵,都是经过好些年的训练,鸣鼓而进,闻金收兵,令行禁止。这些乡兵,即使帮着守城,也很可能因为害怕而逃跑。要知道,在战时,一逃跑,很可能牵连很多。与其让他们这些胆小鬼上城去祸军心,不如不要他们。”说得非常直白。

李中易摸着下巴,心想,说来说去,其实还是两件事,一是足够的训练,一是严厉的军纪。

大战在即,李中易也不可能有太多的时间,也从没指望把这些乡兵一下子就训练成锐战士。

不过,万一张永德或是赵匡胤带兵来偷袭河池城,这多一个,不就等于是多一份守城的力量和希望么?

可问题是,怎么才能够把这些渣兵,真正的派上用场呢?

李中易这个古代军事菜鸟,连连叹息,早知道有今天,当初怎么就不多研究一些古代作战模式呢?

在行军来河池的路上,李中易也注意过,大军之间的联络方法。

别的军队李中易不太清楚,孟仁毅的金吾卫里,仅仅指挥大军行动的军旗,就有不下几十种之多。

至于,金鼓和号角,或长或短,或高或低,都代表着各种不同的含义,简直太复杂了。

别的不说,仅仅教会这些乡民,辨识清楚指挥的旗号,就不是短期内可以解决的问题。

就在犯愁的时候,李中易忽然听见一阵整齐的鼓点,他脑子里立时灵光一闪。

拿破仑的时代,虽然有枪有炮,但是,法国的锐步兵进攻的时候,依然需要排成整齐的队列,踩着鼓点层层推进,而不是七八糟的一拥而上。

李中易马上联想到,反正只是守城战,只要把军鼓做得轻便化,并且尽量简化鼓点的指挥含义,应该会起一些作用吧?

不管有用没用,李中易胡思想了一番之后,索解散了哄哄的团结乡兵。

回到救护营后,李中易找来郭怀、伍佰以及另一个都的都鹿清山,和他们商量着怎样练兵的事

鹿清山一听说要训练那些团结乡兵,心里就不太乐意。李中易也不想强所难,干脆打发他带着手下的一百战兵,分成几组,在县城的大街小巷里维护治安,抓细作。

实际上,李中易这个所谓的“检校捉守使”,到目前为止,只是一个空架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dybz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