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景星凤凰(六)(2/4)

里有那么多闲逸趣涉猎佛道之学。自己的记忆力虽上佳,可却到不了这逆天的地步。又因后世对《论语》的注释,与这个时候又有偏差,沈瑞的理解上就有些僵化,王守仁说自己“中平”很是中肯。 不过王守仁只是四书上苛严,在“六艺”上却是时而鼓励。 这,这是王守仁教“数”,启蒙的自然是传承了千年的九九歌。这个时候的九九歌,已经同后世的九九乘法表次序一样,同后世不同的是,是“一一如一”,而不是“一一得一”,一字之差。 沈瑞倒是并非刻意显摆,实在是同四书五经相比,这个过于浅显,便在王守仁教了个开后,将后边的背诵一遍。王守仁便出了几道兔同笼的题目,不过后世小学二、三年级的题目,哪里难得住沈瑞,也无需演算,立时答了。 王守仁的眼亮了几分,点道:“还算机敏,或可学易。” 沈瑞听了,未免心动。 原本对于玄学,他之前是不以为然,可如今他自己的经历,本就是玄而又玄之事,对于《易经》还真的生出向往之心。 王守仁似看出他心中所想,轻笑道:“需渐渐盈科,不可一蹴而就!” 沈瑞抿了抿嘴唇,看了王守仁一眼。不是说这家伙立志做圣么,怎么圣幼苗也会捉弄?为何与他越近,这心里的崇敬之就越低。 虽还不到申时,可是因阴天的缘故,书房里很是幽暗。 王守仁起身推门窗户,一股冷风迎面而来。 下雪了。 只是松江地处江南,同北方相比,气候湿润,即便天下洋洋洒洒的下雪,也是落地即溶。 王守仁转身看着沈瑞道:“以‘雪’为题,可试吟诗一首,不限韵。” 沈瑞闻言,不由哑然。这是什么节奏?《论语》才统共学了三,就直接让作诗,说好的“循序渐进”呢? 王守仁似笑非笑地瞥了他一眼,便回望着窗外雪景发呆。 沈瑞莫名觉得心虚,沉吟片刻,硬着皮拿了笔纸,写到:本为九天客,化作东海源。莫云无风骨,谁道存自然。 “咦?”这回到王守仁吃惊。 他低声将此诗吟了一遍,笑吟吟点道:“平仄虽不甚通,却是有几分灵气。” 沈瑞低着,下巴都要顶到胸。他哪里就不知做诗要讲究“平平仄仄”,只是仓促之间,能对上韵脚就不错,哪里还能找准平仄。 他却是没有想到,在旁看来,对于一个九岁孩童来说,这首诗已经很是能拿出手。 当年王守仁十岁时做的《金山》: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龙眠。 这诗虽令赞叹,可平仄也不怎么齐整。 王守仁心中,已经赞沈瑞有敏思捷才,况且这首诗看似粗浅,立意不俗,合了道家逍遥之境。换做是旁,他早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dybz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