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浮云富贵(一)(3/4)
也说得过去。 就是旁观的知府太太与蒋三公子,也觉得孙氏如此安排,多半是这个意思。 见沈瑞并无不忿排斥,蒋三公子松了一气。此事虽是沈家家务,可孙氏遗书既送到知府太太手中,那蒋三公子自是希望事得以圆满解决,省的引非议。 沈瑞却想起一件事,道:“家慈信中,可否提家兄记名之事?” 孙氏既能将嫁妆分给庶子一半,那当是不吝啬再给庶子个体面,抬举他出身。 蒋三公子道:“提是提了,可不是直接记名。孙姨母信中说,嫡母亦是母,不欲夺子,若是令尊扶正二房,不必提及;若是并未扶正尊兄生母,为了尊兄前程故,可将尊兄记为嫡长。”说到这里,不由一阵唏嘘,只说孙氏良善,方能如此处处妥体贴他。 沈瑞不知为何,却是直接想到“三足鼎立”。 孙氏若是在馈赠沈瑾遗产时,提及将沈瑾记在名下,虽在理之中,可未免有携恩图报之嫌,谁晓得会不会引得沈瑾母子嫉恨。既馈赠了,又不图母子之名,那沈瑾母子剩下的只有感恩。后边那一句“若是”,又有不尽之意。 假若沈举扶正郑氏,郑氏得了孙氏嫁资,只当真心感激,善待沈瑞,否则就有忘恩负义之嫌;假若沈举没有扶正郑氏,孙氏此举,可谓对郑氏母子再次援手。 在蒋三公子看来,孙氏这般安排过于厚道;而在沈瑞看来,却直觉地认为,此事定有后续。蒋三公子提前将此事告知自己,不过是怕自己年幼,无法体会孙氏这般安排的苦心,舍不得其留下的半副嫁妆,在族面前露了不忿。 可是他心里明白,这身体年方九岁,即便孙氏嫁妆没有捐赠,全部留给自己,也不到自己掌管。等到自己长大成,能剩下多少都不好说。 这边,蒋三公子与沈瑞说着孙氏留下的“遗书”,阳宅里,沈理亦提及此事。 “各位太爷、叔伯长辈,婶娘后事本不到小子多嘴,只是逝者为大,婶娘既有遗命在此,总应尊了婶娘遗命才好。”沈理说着,从怀中取出一个信封。 各房房长本就是来做个见证,听到沈理提及此事,都觉得戏来了,不由目光烁烁,齐齐望向沈理。只有族长太爷依旧面沉如水,抚摸着胡须不语;沈举则是脸上见恼,哼了一声道:“孙氏真有遗命怎会不代自家,反而代给外,哪有这般道理?” 沈理直视沈举道:“源大叔此话,可是疑侄儿扯谎?有婶娘手书在此,源大叔可否验看真伪?” 沈举满心不忿道:“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我四房家务,总不能任空白牙安排,自然是要看。” 沈理也不啰嗦,直接将信封送到沈举身边。 沈举皱眉接了,拆开看过,却是看得眼睛发直。各房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