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神童(2/4)
林垠,林燎一是以举出仕,一是以贡监,但却都不是进士之身。这叶桂山执着举业,也真是令二佩服。
林燎道:“学生,也是这么说的,但还是借给了他十两银子,不知是否如此,良时兄看得起在下,将他的长子托付给我,委我教导。”
山长林垠笑着道:“你何必妄自菲薄,而你是嘉靖年间的岁贡,在府学就学时,位次可是比他高啊。你来教他儿子,足够了!”
林燎叹道:“话是这么说,但他这儿子,实是不能让他小看,你看这是他八岁时的对子!”
山长林垠双眼一眯,他年纪大了,故而将纸拿得近一点,另一手叩着桌子合韵念道:“长似岁闲方觉,夜永如年卧不知。”
读完后,林垠闭上眼睛,继续轻轻击节道:“此诗清新脱俗,文意隽永,真是他八岁所作?”
“是啊,山长。”
山长林垠收敛起笑容,正色问道:“此子治经如何?”
“这正是学生要说的地方,先生你看就是。”
山长林垠看了几篇对方写的文章,诧异地问道:“此子年若干?”
“十四岁。”
“受业何?”
“无他师,师其家里大罢了。”
“难得,难得。”
“此子乃童,弟子怕教导不了,是否将他拔入内舍,山长你亲自指点?”
山长林垠沉默了一会,惋惜地道:“不行,书院的规矩不能破,再说少年得志不是好事,要先压一压,三个月后季考,他若是能位列前茅,升入内舍,我自会教导他。”
接着林垠又粗略看另外两的文章。一不置可否,待翻到另一时,不由停顿下来,诧异道:“这林延于经学上的根基这么差,怎有资格入学?”
林燎急忙道:“山长,是这样的,你听我解释,这个学生……”
听了半响,林垠色才缓下道:“原来如此,我知道了,本次院试案首林诚义,你知道吗?”
“如何没听过。我林家已是快十年没出一个案首了,眼下两位尚书相公对林诚义,很是看重啊。听说前几,老尚书相公与知府老爷酬对时,夸林诚义乃吾家之千里驹,这句话除了小尚书相公外,他可是从没夸过族里其他任何子弟啊。”
“是啊,这林延听说就是林诚义的门生,当初若非他一席话,督学也不会赏识林诚义,不仅让他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