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神武县中(4/4)

文书,却不知道还有这种事!当得上门去看看!”

接着他又叹息:“当年就劝太公让乐郎君应了鹰扬兵的役,租庸都减,更少了买调钱。太公怎生都不愿意,真是可惜了乐郎君被太公打磨出来的一身好本事!文的来得,武的也来得。要不就投效到哪个世家门下,以乐郎君的才,谁家不看重重用?”

一众门兵,全都摇叹息。

所说徐太公,是十几年前来马邑郡武县边落户,据说是从军中退下来,带着几名从,襁褓中抱着一个孩子,是自家儿子的遗腹子,大名叫做徐乐的。

老爷子带着几家从在桑干河谷地中开荒,马邑郡从来不是个太平的地方。老爷子就一弓一马打跑了好几股马贼盗匪,据说连零散的突厥狼骑都杀过几个。老爷子开辟的聚落就成了硬地,百姓流民渐渐依附,最后形成徐家闾这个村子,开科纳粮,成了武县的编户齐民。

转眼十几年过去,襁褓中孩子长成,被老爷子教养出一身的本事。却被老爷子拘管得不能从军,危险的地方不让去。但有本事的年轻总耐不住寂寞,徐乐与轻侠少年结子豪爽,为大方,格强毅——都是边地云中健儿看重的好品质。在武县内外闯下了乐郎君这个名号。

十几年前,徐太公来武县落户的时候据传还有上面的照拂,当年传闻县令还去拜会过徐太公。现下十几年过去,皇帝换了,时势变易,原来徐太公的来路早就无知晓,就是闾中一乡老而已,乐郎君未曾从军未曾入官,在徐太公老后自然就撑不起门户,赋税渐加重,一文都少不得。

这些年徐太公靠着做回易支撑家计,但是几年来兵连祸结,回易都做不得了。家底一天天消耗,又因为岁数高大,突然中风倒下。这家计说不得就要靠乐郎君接下来了。

边地回易,在突厥势大的时候就是风险极大的一条路,一向被太公保护得不出武县的乐郎君如何撑得起来?有个万一,真是可惜了乐郎君这出众的才!

那火长发呆半晌,终于狠狠一跺脚:“这狗的老天爷,简直就不给一个活路,才太平了几年?这天下怎么又成这个样子!”

门兵们也都面面相觑,说八卦他们都有一肚子,但这么高深的问题实在就回答不上了。

开皇天子终结世,开太平之世,大业天子即位,怎么就短短十几年,天下就又要大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