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千里拒人亦扬名(二)(1/4)

第39章 千里拒亦扬名(二)

“刘城主呢?”韩冈问的是伏羌知城世间俗称知城、知寨为城主、寨主伏羌城内成这样,再怎么说他也该出来弹压一下。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 获取

“今天一早,刘城主就带了两个指挥去了安远寨,好歹把谷内的蕃给镇住。”

“那副城主呢?”

赵隆不屑的鼻中一哼:“溜须拍马上来的,他的话谁会理?”

韩冈摇暗叹,难怪城门检查的那么松懈,城中连个主心骨都没了,谁还会认真值守?才果真是难得,能作为定海针的将领,秦州也不多。少个张守约,固守秦州西北边防的甘谷城、连同周围一片防线全都心惶惶。少了刘安,伏羌城也是了套。不过才越少,自己出便越是容易,鹤立群,如何不显眼?不醒目?

韩冈一边想着,这时车队前方的街道中突然了起来,十几匹满载着货物的驮马突然从横街冲出,将前面的行赶得飞狗走,把车队前行的道路也顺便堵上了。

看着一片混的前路,赵隆骂道:“直娘贼,真的了,连去达隆堡回易的商队都逃回来了。”

回易就是走私,虽然在西北边境,除了几个官办榷场外,宋廷严禁宋与党项有贸易往来。但实际上,来往宋夏之间的商旅数不胜数,尤其以贩私盐最为多见。西夏拥有西北最为优良的盐产地,青白盐池出产的细盐,没有卤水的苦味,感犹在解州盐池的解盐之上,价格又因为没有官府从中盘剥而十分低廉,所以极受西北百姓的欢迎。

能在敌对两国之间游走易,虽然这些商们看起来都是普普通通,但各自的背景都不可小觑。在边境走私的商队,没有点势力早给吃得连骨也不剩了。不过,如眼前这只马队这般嚣张的,却也不多见。

走私商队中的一位三十上下、瘦得如一根蔫黄瓜的中年,正颐气使指的指挥下面的仆役驱赶挡在马队前的行。他穿着普通的绸缎衣服,又走在驮马边上,应该一样也是个仆役,不过是等级高点罢了。只是宰相门前七品官,看瘦子狂妄的模样,也许已经能抵得上八九品了。

“赵敢勇,你知道他们是哪一家的?”韩冈问道。

赵隆冷笑一声:“都钤辖家的,每月来往个三五趟,怎么会不认识?”

“都钤辖?向宝?”韩冈再问。

“还能有谁?”赵隆没好气地答道:“秦凤就这么一个都钤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dybz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