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班花】 (1-5)(4/43)

听爷爷的话,不顾周哲母亲的反对,让大伯进了厂做了二把手,问题也是出

在这里,周哲大伯这个眼高手低,根本就不是做生意的料,进厂没多久就让父

亲买一个大仓库用来囤货,还招了一大批亲戚进厂,那个时候正常一个月就几

百块钱工资,大伯给那些亲戚每个都来开了两千块钱工资,一大帮亲戚在厂里游

手好闲,啥活不干就算了,还每天总想着从厂里拿点什么回去,久而久之厂子就

垮了。

被大伯这么一折腾,父亲没办法只能关了厂卖了设备,后来在几个当干部的

兄弟的建议下把纺织厂改成了医疗设备厂,当时s市几个大医院都在扩建这块大

蛋糕一下子就被父亲吃下了,不过这块蛋糕也没吃多久,因为当时真正赚钱的大

型医疗设备基本上只能依赖进,国内根本搞不出来,那些技术含量不怎么高的

设备利润也不多,工厂也就靠着s市大大小小十几个医院的医疗耗材(注器、

纱布、手套等等)订单过子,近十年来一直都徘徊在不亏不赚的状态下,直到

19年疫发,s市本土唯一能大规模生产罩和防护服的还真就只有父亲一

家厂,疫还没大规模发时s市市委直接给父亲下了死命令,全力开启生产,

必须保证s市医疗物资的供应,必要时还要加大生产规模,随时应对疫发。

当时几大银行直接注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工厂的正常生产,生产用的原材料几

乎是不要钱的一车一车往工厂运,当时也正好是年末,工生产热并不是很高

,毕竟快过年了,大家心里想的都是回家后的事,加上疫发,不少工

确实没意识到之后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将面临什么。

父亲一边组织座谈和加薪来调动工的积极,另一边也在尽可能的招募熟

练工,母亲也给父亲的厂子注入了不少资金,同时也利用之前买家具攒下的

,联系到了不少物流公司,帮助厂子送货,周哲这边也在全国各地想方设法的够

买生产设备。

在当地政府和周哲一家的努力下,厂子最高峰时一天能生产20万个外科手

罩,和100套防护服,n95罩因为生产经验不足,产量始终维持在一

天2000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dybz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