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人品贵重(1/4)
当面称呼某男子为“某郎”,一般况下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妻子昵称丈夫,二就是长辈对于比较亲近(比方说通家之好),自己也比较瞧得上眼的晚辈,可以这么叫。 获取所以裴该上来就不给曲彬好脸色看——“‘裴郎’二字,也是汝可以唤得的?”
就算你瞧上去比我大几岁吧,那也没排过资、论过辈啊,你硬充的什么大辈儿?咱们很熟吗?石勒地位摆在那儿呢,他想怎么称呼我,没敢拦;至于张宾,我敬他是老家,而且他也是在得到我允许之后才敢这么叫的;你又算哪根葱,哪蒜了?背后怎么叫,我也管不了,当面出“裴郎”二字,你丫白戴着巾了,怎么一点儿礼貌都不懂啊?!
曲彬也知道自己莽撞了,当场被裴该噎得是无话可说。他强压胸中怒气,轻轻冷哼一声,干脆不搭理对方的话茬儿——“程司马召唤于卿,可即随我前往。”
裴该斜斜地瞥他一眼:“程遐么?他为何不亲来见我?”
“程司马身份尊贵,岂能……”
“身份尊贵?”裴该就象听到什么滑天下之大稽的笑话一般,突然间狂笑起来,倒搞得曲彬满的雾水——“汝……卿笑的什么?”裴该好不容易才止住笑,又再以白眼相对曲彬:“倒要请教,程遐可有入中正评定,得第几品?”
曲彬闻听此言,当场就傻了——“我、我不知也……”
曹魏时代,陈群在两汉察举制的基础上,新创设了“九品中正制”,作为朝廷考察士优劣,决定起家官途的重要凭据。简单来说,各州设大中正,各郡设小中正,负责品评辖区内的士,综合家世、品德、能力高低,从上上到下下,一共分为九个等级——是为“九品中正”。
因为各级中正官逐渐为世家大族所垄断,因此品评越来越看重门第、家世,而不重实际,到了东晋南朝的时候,就产生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说法——也即是说,你家里若没有地位,是绝不可能被评为上品的,而你家若有权有势,肯定也落不到下品去。而因为各朝政权大多被掌握在王、谢、桓等世家名门手中,所以后世也把“下品无势族”写成“下品无世族”。
其实这一趋势在西晋就出现了,虽然尚未真正成型,但朝中若没有背景就很难被评为上品的况已很普遍。冀州程氏,本身就不是什么有名望的大家族,而且在裴该的记忆中,近年来也没有什么一二品的高官姓程——那你程遐撑死也就一个中品吧。
当下冷笑一声:“且去问来,若得上上,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