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迎难而上(2/3)

了书信来,他年纪已经老迈了,身子也越发的不成了,他在书信中已有暗示,说是再过不了多久,他便要请辞致仕,告老还乡。”

一行泪水,自朱县令的眼角滑落,他抬望着明月,眨了眨眼,苦笑道:“本县,若是再不能前进一步,从此,天下谁知道这里有一个叫朱子和的,我三岁读书,七岁入学,十三岁连中府试、乡试,二十三岁会试金榜题名,哈……那时真是鲜衣怒马,数不尽的风流,哎……垂垂老矣了,而今恩师告老在即,本县还能等吗?”

他猛地回眸,那通红的眼眸里泪花点点,目光却是深邃不见底,哽咽的嗓音,一字一句,掷地有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生死荣辱,成败在此一举!”

………………

在同知厅后衙廨舍里,杨同知辗转难眠,和衣起来,徐步走出了卧房。

有守着的文吏见大如此,忙上前道:“大还在为今的事心烦?”

杨同知大肚便便地到了假石旁的石凳上坐下,道:“只怕也有睡不着吧。”

他抬看月,面色阴冷。

“张家那边,可来了吗?说了什么?”

“来了,那张家的来赔罪了,说是给大惹来了麻烦。小只说大身子不爽,闭门谢客。他们说,一切听大做主,悉听尊便。”

“哼!悉听尊便!”杨同知冷哼一声,才接着道:“到了今这个地步,还能悉听尊便吗?本官现在就成了刀子,出了鞘,不饮血还怎么成?”

他目光幽幽,目露杀机。

走到这一步,就不是往来这么简单了,他也愕然于朱县令为何突然咄咄,可是事已经发生,用不了多久,江宁县令对着同知拍桌子的事就要传遍金陵。

杨同知不露声色道:“本官若是置之不理,这金陵,一个县令就可以骑在本官上,上至知衙门,下至各县,谁还会将本官当一回事?也好,好得很哪……”他面色在月色下变得惨然,目光一闪:“那就鱼死网破,让他姓朱的死无葬身之地。”

文吏则道:“还有那个叫陈凯之的,是不是现在就下条子,让江宁县的吴教谕革了他的学籍,这吴教谕,对大可是敬仰得很呢。”

杨同知的手放在膝上,轻轻地打着拍子,脸色阴晴不定,半响后,摇道:“不必,朱子和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指责本官与张家有染,仗势欺,若是直接革了学籍,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dybz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