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鸥教授 十八(2/7)

面上,或长或短,随着步伐互相捉着迷藏。每天到这时,丁一心里觉得很充实,工作着,是美好的。在晚风的吹拂下,劳累了一天的脑子一下子清醒放松下来,略带寒气的新鲜空气吸进肺里,溶于血。每每这时,丁一会自然不自然地抬看着楼间的月亮,常常会发出会心的微笑,感谢这个老朋友常年伴着自己下班家的步伐,很少爽约。月亮走,我也走,我和月亮手牵手。丁一记起了一首小时候的儿歌。

到家里,月琴将饭菜准备好了,丁一告诉她这个周末在赵教授家里聚会。月琴则告诉丁一brn已经安全到达了非洲,并递过来手机,让他看上面儿子和朋友拍的照片,身后的背景是非洲的大原和长颈鹿。他的留言说从明天开始,就要投入紧张的工作中去了,夫俩又为儿子好好地骄傲了一阵。

星期六晚上月光皎洁,满天繁星,秋虫频繁鸣叫,丁一和月琴踏着月色来到赵教授家。赵教授是个教授,她开门热招呼他们进门,金边眼镜架在白面脸庞上,书卷气文雅恬淡。一进门,一股子热气扑面而来,宽大的房子里挤满了各个系的教授们,学富五车,高谈阔论,喝着酒,吃着自做的饭菜。因为都是老熟了,大家互相打着招呼。丁一开玩笑地大喊:“原来各位海鸥‘叫兽’都归巢了呀,我以为有些还在中国没有飞来呢。”引来一阵哄笑。

和丁一一样,这里的许多教授都有中国结,和中国的大学、科研单位或公司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作。有的在中国还设有实验室,在中国呆的时间长短不一,三个月、六个月、九个月不等。为了不耽误美国的工作,大家在太平洋两岸频繁飞来飞去,最勤的一两个星期飞一次,时差倒得晕转向,乐此不彼。所以每次聚会教授们很难得像今天这样凑齐。因为每个都有自己的中国故事,只要聚在一起,大家就会流各自在中国的体会和新闻,畅所欲言,言无不尽,又恨又,一方面赞美中国的经济成就,生活水平提高,一方面痛斥贪污腐败,贫富拉大。

丁一看着身体硕壮的牛教授酒喝得很高,红光满面,问他:“老牛,吹吹你的见闻。”

牛教授抿了一下红酒,将高脚酒杯放在桌子上,说:“为了响应国家最近提出的万计划,我作的那个学校搞了一个战略计划,要引进五个全国院士级别的顶尖才,外加十个准院士才,就是说将来有可能成为院士的学者。他们动员我全职去算了,凑个数。”

“同意了吗?”

“能同意早就同意了,也不会等到今天。”牛教授答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dybz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