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鸥教授 四(2/6)

研呢?”

“这就很难说了。拿到的科研经费中,有相当一部分要被行政部门抽取。另外,请客送礼,经费公关,。。。。。”

“等一下,什么是经费公关?”

“哦。前面说过,申请报告递上后要公关。到上面去拜访,得送钱送礼。”

“送钱?!”

“是呀,在中国办事,都得送钱打点,半公开的。这里又有许多学问,分明送和暗送。暗送比较简单,没知道就行,当然你得对这个有所了解,两有默契。如果不摸底细,就明送。明送名堂就多了,比如请来做报告,给报告费,免费旅游,必要的时候还要送美相陪。比如在你免费旅游的时候派一个同往。”

“啊!”丁一惊呼起来。

“是啊,这就是现在中国的科研现状。钱要用到实处,这样钱才能源源不断地滚来,变成灰色收入,最后大家皆大欢喜。国家的钱,老姓的钱就这样花掉了。”

“这么一折腾,那还有多少钱留给科研呢?”

洪涛无奈地说:“谁在乎呢?其实许多本来科研水平就不高,不做科研正中下怀。连那些本来在国外还有点水平的,来后慢慢习惯成自然,也都同流污了,不捞白不捞。否则,水至清则无鱼,迟早会被吃掉。丁老师,我是不是吓着你了?” 洪涛看着目瞪呆的丁一说。丁一想起了在飞机上碰见的那位同事和那位生意

丁一胸中堵得慌,他有点不相信洪涛所说的这一切,这不是科研之道。海外的许多华科学家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当年没有国,内心有不少歉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弥补,想为中国的科研事业多做一点事,帮助中国强盛起来。最终难道就为了这些?丁一确实有点被吓着了。

到了洪涛的实验大楼前,洪涛请丁一上去坐一坐。丁一摇手说不了,他要去看一个老朋友。

丁一出了学校,一个在大街上走着,咀嚼着洪涛的刚才话语。阳光通过灰蒙蒙的天空透进来,高楼大厦上的广告牌模模糊糊有点看不大清楚。小时候他在这一带长大,但他已经不大认得这里了。三十多年的拆迁改造,一栋栋高楼像竹笋耸起,面目全非。搬迁以后,小时候的邻居大多搬走了。但还有一个小时候的玩伴在这里没有搬走,他们一直有联系。经过一个集贸市场,鲜瓜果满摊满地,连美国常见的苹果这里也有,就是贵得离谱,比美国的贵了几倍。但既然有卖的,就一定有消费。丁一感叹中国确实有钱了。记得自己小时候生病了想吃苹果,母亲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dybz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