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5/6)

身之虞。

以意念为核、缠转内息而成的“帝心”,却等若于虚境中另辟一处小丹田,不受外在时空所限,全时运转激,收效岂止数倍而已?此消彼长,胜过常十倍以上,都不算难事。以不败帝心之法门,修习世上任一门内外武学,无不进境飞快。

此即为金貔王朝公孙氏得以恃武称皇、独步古今的秘密。没有不败帝心,逍遥紫气仍是高明的内功,金印掌、圣断刀依旧傲视东洲,卓然立于武道之巅,只须具备根骨、明师两大先后天条件,夙兴夜寐,莫走歪歧,痛下十数年的苦功,亦能有成;强则强耳,却远远构不上“传奇”二字。

可说公孙氏之所以开国立业、以武论皇,全拜此法所赐。如此极端的功效,必有同样极端的缺陷。帝心之所系,在于缠入心核的那缕执念,须得不计代价、不惜牺牲,无论如何都不肯轻易放弃、近于心魔的强大执着,方能成为帝心之核。

一念失守,帝心于焉不存,影响至钜。但也好,恨也罢,乃至贪、嗔、痴、慢、疑,世间岂有永不磨耗、长此以往的执念?大块文章,物换星移,连沧海都有变桑田之一,一旦此念磨尽,恁你修为再高、内力再深,武功练到何等出神入化的境地,功体也可能随着帝心隳坏而土崩瓦解;经脉尽废、武功全失,乃至猝死卒,死前经历极其骇的痛苦折磨等,都曾见诸于公孙家的秘藏族谱。

唯有非常,方铸非常功!既得非常用,岂无非常劫?约莫是理。

公孙一族历代高推衍大数,相万千,知公侯将相有此心念者,成数远高于常,遑论古今帝王能建功立业,无不是坚忍卓绝;修成帝心、终生不渝的可能更高,故挑选子弟传授此功时,才将命数列入考量。

意志不坚或胸无大志的庸碌之辈,自毋须费辰光,也可免去师长磨耗,将心血用于栽培大材。久而久之,遂有“以武秤命”的讹传,待金貔朝肇兴,更成天命有归的统御心术。这如饮鸩止渴般的方便法门,造就公孙一门无数英雄,乃至开国称帝,却也使他们功业辉煌的一生,不得不止步于帝心崩溃、功体反噬的悲惨境遇。

卓尔立于文武巅顶的天纵英才们,谁不想修补帝心的缺陷,终结公孙一族的无解循环?最终得出一个结论:既因念起,须以念终。若缠入帝心的一念,随韶光逝去逐渐蜕变,顺势化为另一恒久不易之物,帝心便无崩溃之虞。道理好说,“顺势蜕生”云云,却无能做到,所有试图转化的结果,无不直接导致帝心崩溃,以身试毒的大智大勇之,全成了警惕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dybz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