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下】(54)(19/24)

少年一步跨前,挽住丁寿手道:家父常常夸赞丁兄文思敏捷,广闻博学

,不想今得见,幸会幸会。

抄文章还抄出文思敏捷来了,就算丁寿脸皮厚,也有点发烧,不知令尊

是哪一位?

少年躬身施了一礼,家父新都杨廷和,小弟杨慎,今后还要请丁兄多多

指教。

丁寿连道不敢当,心说原来是在文华殿把二爷驳得体无完肤的杨廷和的儿

子,这老儿在家里还夸我,真的假的。

另一个带有巴蜀音的贵公子调笑道:用修自幼才学过,有神童之誉

,七岁能诵,十一写诗,十二作文,十三岁名动京华,连李阁老都呼为小友

,还要何指教啊。

杨慎腼腆道:刘兄,你我同为川,此言太不厚道,李相游戏之言若是

当真,我辈便恁地不识天高地厚了。

哈哈大笑,焦黄中又将余下二一一介绍,通政司右通政韩福之子韩

守愚,翰林院学士刘春之侄刘鹤年,再加上詹事府詹事杨廷和之子杨慎,南京

户部侍郎王琼之子王朝儒,吏部侍郎焦芳之子焦黄中,丁寿一看,好家伙,一

屋子官二代。

焦黄中笑道:这几位都是为了下届科举,进京备考的。言到此处,想

及自己年岁最大,自家老子却死摁着不让参考,语意不免落落。

弘治十八年的科考刚刚过去,朝廷又不开恩科,下次科举要到正德三年呢

,这么早进京备考,活动关系、疏通门路才是真的吧,丁寿暗中撇嘴。

焦黄中落寞之意稍显即逝,又展颜道:还有一位是丁兄的表弟,姓朱名

德正……呢,转了一圈,才发现那位朱德正坐在席前已经自己动筷了。

菜离得远不怕,那二位长随拿着小碟满桌转悠,小爷想吃什么,颠颠跑过

去给夹过来,丁寿羞得恨不能找条地缝钻进去,小祖宗,知道天老大,地老二

,你老三,平时自在惯了,不在意这些繁文缛礼,可你顶着哥们表弟的名

歹给我留点面儿啊。

丁寿一低,团团作了一个揖,几相视一笑,纷纷入席。

你们客套完了?朱厚照将嘴里菜咽下,指着一道金灿灿的菜,问道:

这是什么菜?好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dybz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