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收割机(2/3)

把一种比较优的动作固定下来持续进行。

如果没有那堆黄铜制成的齿,不要说郭咨,就连高大全这些庄客都会觉得徐平只是脑子转得快些,齿箱才让他们觉得有些秘感。

跟着在地里走了一个来回,到地停下,郭咨问徐平:“这种农具也是小庄主制出来的?我在其他地方从未见过。”

徐平道:“是啊,我这庄子地方太大,庄客又少,只好制些农具出来节省力,不然哪里种得过来。”

郭咨道:“小庄主能否让我仔细看看?”

徐平又哪里能说不行?

郭咨弯下腰,把整台机器仔细看了一遍,指着封起来的齿箱说:“这农具其他地方我都看得明白,惟有这个铁箱里面不知道是什么道理。而看起来这农具之所以能用,奥秘全在这铁箱里面了。”

徐平看他的样子,不把齿箱看个明白是不死心了,便让孙七郎上来打开,干脆让郭咨一次看个够。

孙七郎取个扳手,上来起出箱盖上的黄铜螺栓,动作简洁熟练,已颇有些老工的派了。他与高大全的分工,这些工作都是他来做,或许是天生的,他也喜欢做这些。

扳手和黄铜螺栓又让郭咨眼睛亮了一下,不过没有说什么。

看着齿箱里黄澄澄的一箱齿,郭咨呆了一下,问道:“这铁箱里面的都是鍮石制成的?”

徐平脸色变了一下,对郭咨道:“主簿不会说我私制禁物吧。”

郭咨笑道:“朝廷禁铜,只是为了抑制奢靡之风,确保铸钱用铜不缺。小庄主用来制农具,农是天下根本,谁又会说什么。不过我是好,你是怎么想到把这用到农具上的。”

徐平松了气:“齿在水磨上能用,怎么就不能用到农具上了?”

郭咨直起身来,叹了气:“小庄主心思巧妙,是我不及了。”

齿在中国早就出现,到了宋朝,就是字齿和齿系也已经不稀,多是木制,铁制和铜制的也很常见,但基本是铸造的。郭咨本就擅长发明,对这些东西见得多了,也不认为是多么的事物,只是对徐平能想到把这种机构搬到农具上觉得想得巧妙。

徐平这些齿有技术的不在结构,而是用黄铜确压制,使传动相对平稳,黄铜的机械强度勉强能用。再一个用蓖麻油润滑,大大降低了磨损。要知道蓖麻油是自然界中最好的润滑油,徐平前世最高端的润滑油里也大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dybz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