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海往事-寄印传奇纯爱版】(上部完)(29~30)(13/38)
戴上帽子后回看了一眼。
骤然亮起的车厢灯光中,我突然觉得那张清秀的脸有些眼熟,乃至心里禁不
住一跳。这种感觉我也说不好。而陈瑶在我耳边轻轻说:不错,又学了一招!
********************
《平海晚报》的评剧专栏元旦后就开始更新了。自然,我忙于考试,也是放
假回家后才知道。这一连几期都在讲四九年到五九年即所谓红色黄金 十年平海曲
艺界的发展状况。从 欣欣向荣的民主生活到引蛇出的百花齐放,母亲笔触细致
入微,以地方志江湖艺的奇异视角,不动声色便号准时代的脉搏。文章总结说
文艺环境总体发展是好的,虽然涌现出诸多假大空的政治作品,但戏曲市场也
是空前活跃。特别地,母亲讲到五 十年代中期几部评剧电影来平海选角的故事,
妙趣横生,又令心酸喟叹。我试着跟母亲
流了几句,她白我一眼说:你懂
的倒挺多。这是夸是损,我也说不好。之后,自然而然地,我们谈到了赵xx.
我问母亲,上次去林城收获咋样。
啥?她一脸迷茫。
老干部给请出山没?
难说,母亲盘腿坐好,摆了摆手:不过见了一面,还留我们吃了个饭,
真不错,啊,大家风范。赵xx不应该说记得,应该说知道。当然,母
亲确实提过他几次。算是评剧界的名吧,编导过几个著名的剧作,早年工过小
生、卖过豆腐,当年李祖光拍《花为媒》时他还在剧组跟过班,退休后听说一门
心思在搞什么剪纸(忘了在哪家报纸上看到的访谈),现在倒好,又跟根雕杠上
了。这老干部艺术起来是不是太 容易了?母亲曾开玩笑说想请他出山,当个艺术
顾问什么的,眼下还是不是玩笑我也拿不准了。
就这还大家风范喔,真大家风范就该大方出山啊,搞得跟小媳一样。
你以为喔,谁都专门为你服务喔。母亲剜我一眼,再说了,这真大家
哪能轻易出山,刘备还三顾茅庐嘞。
有道理。我故作恍然大悟地点了点。
母亲撇撇嘴,不再理我。
好半晌,在半袋瓜子要嗑完时,我随问母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