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穿越者有点不一样-青州篇(1)(4/29)
好干活,不像以前,开垦新地之前还得先存粮,然后再开垦,还得看着价格买粮食换钱税。
这时那堆厨具和器皿就有了用处,就是作为粮食加工的设备而存在。
此消彼长的一番调控下来,粮食的消耗因为餐饮业的关系额外新增了一些,而农民的支出降低了一些,使得每次都会过度盈余的粮食有了该去的去处,也使得农民们卖出粮食的所得一回可以家里存着。
以往各种国策都恨不得盈余的钱粮全部榨干,这样才能存在仓库当军粮,且田赋需缴纳银币,所以每次一大堆农户和地主卖出粮食那会,大笔的粮食会让价格瞬间跌,导致粮食的价格根本贱的可以。
这时候试想一下,你这个个体户农民,要买多少粮食才能凑够那比笔税呢?这也符合他们的意思,便宜了才能大量买进来嘛,但农户可就哭了,本身家里除了要留余粮之外还得留明年的种子,本来就没有可能卖多,现在卖得不多的钱得拿去税,周而复始,宛若恶循环,将价值全部榨干。
此时倘若是天公不作美,田里颗粒无收那时,农民上哪吃饭去?那方法自然是,靠挂大户家当佃农,土地兼并不就是这么来的嘛。
苦子看不到这一句话,正是由此而出。
所以几乎所有的穿越者的解决方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扩张!找更多的地,把散出去,这样规模效应上来了,地变多了,压力也自然就小了。
因为除此之外,那帮完全想不出任何的方法。
加上本身就战狂,要爽,势要碾压他为乐的穿越者,只会更喜欢上述的套路,粮食廉价了才方便大量买入收为军粮,然后他们才能去打仗。
可谓是政府方开开心心良循环,农民们疯狂重复恶循环。
然后在朝代更迭上也沦为恶循环,土地兼并到尖端之后朝代更迭,周而复始,无从改变。
毕竟核心原理就是一个,每个都钱,每个都要钱古代先贤也不是没想过办法,汉文帝汉景帝直接采取低税模式,但那也是治标不治本,因为所有都忽略了一样,就是你为了税钱而卖农产品,到底赚的了多少?先说好,你地里根本种不出那么多东西了。
这样下来,抽完税之后,又给百姓剩下多少?说难听点,其实就是因为不懂控制,只追求纸面数据漂亮,又大又多,然后变相榨干末来价值纵观历史各代,乃至相当各种马后炮的起点文,全部都没有汉文帝汉景帝如此气魄走低税模式,更没有这个耐心去慢慢从从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